首页 > 外交部发言人谈话
2021年9月9日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主持例行记者会
2021-09-09 18:06

  

  国家副主席王岐山将出席9月10日举行的第十八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开幕式等活动。

  总台央视记者:今天上午,李克强总理出席了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GMS)第七次领导人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中方如何评价此次会议成果?中方将如何进一步参与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

  赵立坚: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第七次领导人会议在新冠肺炎疫情起伏反复、国际地区局势错综复杂、世界经济复苏乏力的背景下举行,李克强总理与湄公河五国领导人、亚洲开发银行行长等共同出席。各方回顾合作进展,共担风险挑战,携手规划合作,推动此次会议取得丰硕成果。

  一是夯实了互信新局面。六国领导人一致认为,要珍惜次区域良好发展局面,坚持睦邻友好,照顾彼此重大关切,维护次区域国家共同利益,共同构建大湄公河次区域命运共同体。要弘扬多边主义,倡导开放包容,积极推动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与共建“一带一路”、澜沧江—湄公河合作等机制协调发展,发挥各自优势,凝聚发展合力,推动建设更加融合、繁荣、可持续和包容的次区域。

  二是谋划了抗疫合作新举措。六国将弘扬科学精神,遵循科学规律,积极开展疫情防控和疫苗合作,增强各国疫情应对能力,保护弱势和贫困群体,维护人民生命健康。中方将继续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优先向湄公河国家提供疫苗以及医疗物资援助,共同开展疫情监测、传统医药、传染病防控合作。

  三是制订了发展新蓝图。六国将以互联互通、竞争力和共同体为支柱,在交通、能源、农业、旅游、气候、环境、城市发展、贸易便利化等领域广泛开展合作。中方愿与各方一道,充分发挥中老铁路即将通车的示范带动作用,共同建设“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深化农产品、中小企业、边境贸易、跨境电商合作,加快建设5G、陆地光缆等信息基础设施,共同打造交通、物流、商贸、产业深度融合的经济走廊。

  中国与湄公河国家山水相连、人文相通、经济互补,拥有先天的合作优势。近30年来,中方一直是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的重要参与者、建设者和贡献者,为促进区域繁荣振兴作出了积极贡献。李克强总理宣布,中方将在3年后主办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第八次领导人会议。中方将与湄公河国家一道,秉持合作初心,拓宽合作领域,提高合作水平,携手推进可持续发展和经济一体化,切实造福各国民众。

  澎湃新闻记者:98日,王毅国务委员兼外长在北京以视频方式出席首次阿富汗邻国外长会。我们注意到,当前已有不少涉阿机制。你能否简要介绍会议主要情况?会议同其他涉阿机制是什么关系?

  赵立坚:9月8日,王毅国务委员兼外长在北京以视频方式出席阿富汗邻国外长会。会议由巴基斯坦外长主持,伊朗、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外长以及土库曼斯坦副外长共同参加。

  各方认为,美国及其盟友是阿富汗问题的始作俑者。他们比任何国家都更有义务向阿富汗人民提供经济、民生和人道主义援助,在尊重阿富汗主权独立的前提下,帮助阿富汗实现维稳防乱,走向良性发展。

  各方一致同意,要引导敦促阿富汗塔利班团结各民族、各派别,搭建广泛包容的政治架构,奉行温和稳健的内外政策,同恐怖势力划清界限,同各国特别是邻国建立和发展友好关系。我们期望塔利班能汲取历史经验,在临时政府期间与阿富汗各民族、各派别积极互动,切实履行承诺,争取国际认可。

  各方表示,要发挥邻国独特作用,为阿富汗稳局重建提供良好外部环境。各方重点应该开展六方面协调合作:一是继续向阿富汗提供抗疫物资和技术援助,帮助阿加强疫情防控。二是在确保安全前提下保持口岸开放,为阿富汗与外界互动,尤其是获取人道主义物资提供便利。三是加强难移民管控,呼吁国际社会共同担责,携手应对。四是提供人道主义援助,帮助阿富汗人民渡过难关。五是加强情报共享和边境管控等反恐安全合作,敦促塔利班同所有极端恐怖势力彻底切割。六是开展禁毒合作,支持阿富汗停止生产任何毒品,联合打击本地区的跨国毒品犯罪。

  我想强调的是,本次外长会是阿富汗近邻国家合作应对阿富汗局势变化的首次尝试,也标志着阿富汗邻国协调合作机制的正式成立。这一机制与业已存在的多种涉阿多边机制并行不悖,可以相互补充,形成合力。与会方都支持把这个独具特色的机制继续办下去,通过这个平台分享政策主张、协调彼此立场、共同应对挑战。已经有国家明确提出希主办第二次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