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3日,杨云东总领事在巴主流媒体《新闻报》发表署名文章《中国永远是发展中国家的一员》,阐述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事实和法理依据,点明个别国家质疑甚至剥夺中国发展中国家地位企图的实质,强调中国将永远同广大发展中国家休戚与共、同甘共苦,争取共同权益,维护共同利益,表示中方愿同巴方和其他发展中国家更紧密团结在一起,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全文如下:
中国近年来一直保持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地位,同时在科技、基础设施、高端制造业、新能源等领域取得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综合国力和竞争力不断提升。于是个别国家就开始质疑中国发展中国家地位。2023年美国众参两院曾分别发起“中国不是发展中国家法案”和“结束中国发展中国家地位法案”。与此同时,中国坚定地表示,中国始终同发展中国家同呼吸、共命运,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永远是发展中国家的一员!
1964年联合国第一届贸发会议将二战后实现民族解放、走自主发展道路的广大亚非拉国家,确定为与发达国家相对应的“发展中国家”。作为一个人口众多、经济发展落实的国家,中国自然成为发展中国家的一员。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中国实行改革开放,逐步走向快速发展道路,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但无论中国如何发展,中国发展中国家的属性不会改变。中方为什么坚定强调自己发展中国家的属性呢?
首先,实事求是的讲,中国远不是一个发达经济体。目前中国人均收入仍处于较低水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根据人均收入、贸易自由度、金融开放度等标准划定的发达经济体有41个,其中不包括中国。2023年中国人均国民总收入(GNI)为13400美元,仅相当于美国的17%、德国的25%,日本的34%,而且仅是41个发达经济体均值的27%。中国发展仍不平衡不充分。从区域发展看,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发展相对充分,广大中西部地区、东北地区发展不足。从农村发展看,中国目前城镇化率约为66%,低于发达国家80%左右的水平。2022年中国农村可支配收入仅为城镇居民的40.9%,不到美国、日本等农村居民的10%。根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2023/24年人类发展报告》,中国人类发展指数为0.788,仅排全球75名。中国经济规模庞大,但再大的总量除以14亿都是一个小数字。无论是劳动生产率、人均工业增加值、千人汽车保有量,还是人均教育经费、医疗支出、社会保障支出,中国都同发达国家有着较大差距。近年来,中国的发展中国家地位已由包括世界贸易组织机制、《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在内的国际条约所认可,并为国际社会广大成员所接受。
其次,对中国而言,发展中国家地位具有特殊的政治属性。新中国成立伊始就旗帜鲜明支持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曾在自己不富裕的情况下帮助修建坦赞铁路、中巴喀喇昆仑公路,生动诠释了什么是“患难见真情”。进入新时代,中国与发展中国家继续弘扬万隆精神,做休戚与共、同甘共苦的好朋友、好伙伴、好兄弟,推动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始终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始终代表和平的力量、发展的力量,强调“中国在联合国的一票永远属于发展中国家”。中国将始终坚守发展中国家自我定位,不会加入西方的“富人俱乐部”。中国共产党二十大报告提出,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管中国今后经济如何发展,国际地位如何提高,中国永远都是发展中国家一员,将永远同广大发展中国家一道,争取共同权益、维护共同利益。
第三,中国从来没有将发展中国家地位当作逃避国际责任的“挡箭牌”或是获取特殊优待的“敲门砖”,而是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积极为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更多贡献。1979年至2023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年均贡献率为24.8%,居世界第1位。中国率先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对世界减贫贡献率超过70%。中国目前在世贸组织实际享受的特殊与差别待遇远低于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作为G20缓债倡议中最大的贡献方,中国在全球缓债总额中的占比超过40%。中国已成为联合国第二大会费国、第二大维和摊款国。中国不断推进低碳转型,成为推动全球绿色发展的重要力量。今年9月5日,习近平主席在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开幕式上宣布,中方将主动单方面扩大市场开放,给予包括33个非洲国家在内的所有同中国建交的最不发达国家100%税目产品零关税待遇,成为实施这一举措的首个发展中大国和世界主要经济体。2024年11月18日,习近平主席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九次峰会第一阶段会议上再次宣布中国支持全球发展八项行动,包括携手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在新设立7000亿元人民币融资窗口、丝路基金新增资金800亿元人民币基础上,进一步建设立体互联互通网络,以绿色丝绸之路引领,为数字丝绸之路赋能;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建设“全球南方”研究中心,用好200亿美元资金窗口支持发展中国家;加入“抗击饥饿与贫困全球联盟”,支持减贫和粮食安全国际合作;积极发起“开放科学国际合作倡议”,推动全球科技创新成果更多惠及“全球南方”等。从现在起到2030年,中国自发展中国家累计进口额有望超过8万亿美元。
第四,个别国家质疑甚至企图剥夺中国发展中国家地位,实质上是企图剥夺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应该享受的相应待遇,压制中国在贸易、债务、气变等国际合作中的空间。同时在道义上对中国实施道德绑架,让中国背包袱,逼迫中国承担更多高于自身实际能力的国际责任。此外,企图在政治上削弱中国国际影响力,挑拨中国与发展中国家友好关系,将中国同全球南方割裂开来,削弱发展中国家整体力量。反观质疑中国发展中国家地位的个别发达国家,在全球问题上“甩锅退群”劣迹斑斑,逃避自身应尽义务;不断煽动对立、破坏地区和平稳定;利用货币霸权制造债务陷阱,收割全球经济;阻碍中国参与债务、气变等国际合作,维护自身霸权地位,“本国优先”体现得淋漓尽致。搞“脱钩断链”“小院高墙”只会让广大发展中国家看清其狭隘自私的本质。试图人为将中国塑造为“发达经济体”,用“糖衣炮弹”“捧杀”中国,这也是徒劳的。
中巴同为亚洲地区重要发展中国家,中巴关系是发展中国家关系的良好典范。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将坚持发展中国家定位,同巴基斯坦等广大发展中国家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一起,坚决维护发展中国家的正当权益和发展空间,坚决要求提升发展中国家在国际治理中的发言权和代表性,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原文链接:
https://www.thenews.com.pk/print/1257557-china-will-always-remain-a-member-of-the-developing-world